<noframes id="lx9dz"><form id="lx9dz"></form>
    <address id="lx9dz"></address>

          <em id="lx9dz"><span id="lx9dz"></span></em>
          <span id="lx9dz"></span>
          <noframes id="lx9dz"><form id="lx9dz"></form>
          <address id="lx9dz"></address>

          <noframes id="lx9dz">

            更新于 9月29日

            北京化工大學分離與傳質過程強化團隊招聘啟事

            1-1.2萬
            • 北京朝陽區
            • 經驗不限
            • 博士
            • 全職
            • 招2人

            職位描述

            北京化工大學分離與傳質過程強化團隊招聘啟事 01 團隊簡介 北京化工大學“分離與傳質過程強化”團隊以復雜體系的高效低能耗分離工藝和分離新材料開發,以及傳遞與反應耦合制備高端化學品為突破口,結合前期在功能化溶劑構建與應用、高端高純化學品反應分離耦合制備技術、含能材料創制、以及臭氧氧化廢水處理等領域的技術積累,致力于高質量高端化學品制造的研究,是北京化工大學傳質與分離方向的代表性團隊之一。團隊依托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集成電路高純化學品制備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具備較為完備的工藝開發、材料制備與表征等研究條件,與德國Kaiserslautern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清華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F誠邀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加盟,共創輝煌! 02團隊負責人 任鐘旗,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是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全國石油和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現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化工學會化學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化工學會高純化學品工藝與裝備委員會副主任、《過程工程學報》等期刊編委。主要從事分離與傳質過程強化的研究工作,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科技部、教育部及中石化、中石油等委托的科研項目,在AIChE J., Chem. Eng. Sci. I&EC R., Chem. Eng. J.等化工領域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20余篇,申請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9件,參編教材1部(副主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化工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萍歼M步一等獎1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教材二等獎1項,中國化工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等多項獎勵。 目前團隊有教授4名,副教授3名,研究生40余名。 03招聘方向 1. 分離與傳質過程強化(塔設備設計與過程強化、CO2捕集轉化、絡合萃取精餾等); 2. 高純化學品/電子化學品制備; 3. AI+計算化學、過程模擬與節能優化。 04招聘條件 1. 博后申請者不超過35周歲,近三年已獲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已獲博士學位,青年教師申請者不超過38周歲(特別優秀者可適度放寬年齡條件);以上兩類人員均需全脫產工作。 2. 具有化工、化學、計算機或材料專業背景優先; 3. 已在高水平科學雜志上發表過研究論文; 4. 有較強的實驗能力和基本科研素養; 5. 可熟練使用英文作為工作語言,可獨立運用英文進行學術交流,撰寫學術論文等; 6. 為人正直誠懇,具有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05招聘人才類型及待遇 1. 師資博士后及其他類型博士后: (1)薪酬及人事關系等按照國家及北京化工大學相關規章制度執行,年薪20-35萬元,同時依據業績可享受學校額外的績效獎勵; (2)鼓勵依托課題組申請“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等; (3)根據本人意愿,支持博后依托國家或本組申請去世界一流課題組聯合培養; (4)博士后出站后,業績優秀者可續聘并協助留校北化,或根據工作意愿推薦其他單位。 2. 青年教師: D類青年后備(見習副教授)、C類人才(副教授)、B類(正教授)均可,有正式編制,具體按照北京化工大學人才引進標準執行。 (1)根據本人意愿,支持依托國家基金等去世界一流課題組進行深造; (2)課題組協助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市各級課題及北化青年英才百人計劃。 06 聯系方式 應聘者請將個人簡歷、學術代表作全文、工作計劃等通過郵件發送至郵箱,并注明應聘人才類型。

            工作地點

            朝陽區北京化工大學東校區

            職位發布者

            王女士/人力資源專員

            立即溝通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創辦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學院,是新中國為“培養尖端科學技術所需求的高級化工人才”而創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化工大學肩負著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基礎性、前瞻性科學研究以及原創性高新技術開發的使命。北京化工大學經過60年的建設,已經發展成為理科基礎堅實,工科實力雄厚,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教育學、哲學、醫學等學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點大學,形成了從本科生教育到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動站以及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人才培養格局。目前,學校共設有15個學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75人,研究生6789人(其中博士974人),函授、夜大等繼續教育學生3350人,學歷留學生353人。學校學科實力穩步增強?;瘜W學科進入ESI排名的前1‰,材料科學、工程學以及生物學與生物化學3個學科進入ESI排名的前1%。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排名并列第三。2017年我?!熬G色化學化工及材料”學科群正式列入一流學科建設之列。學?,F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8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7個國家重點學科,17個北京市重點學科,2個北京市交叉重點學科;50個本科專業(其中招生專業39個),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4個北京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3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8個專業接受了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5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社科類省部級基地;7個博士后流動站。學校師資隊伍實力雄厚。學?,F有教職工200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8人,外籍院士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3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3人,“973”首席科學家8人次,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7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獎者13人,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5人,全國優秀教師8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9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7人,“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入選者4人,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69人。學校教學改革成果不斷涌現。目前已經擁有2個國家級教學基地,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教學實驗中心,1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教育部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7個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2個北京市級示范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1個北京市級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省部級雙語示范課程,37門北京市級精品課程;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部,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部,“十二五”規劃教材14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9項;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10個。學??蒲泄ぷ靼l展迅速。承擔重大項目、解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科技經費不斷創出歷史新高,人均科研經費名列全國高校前茅。2001年以來,學校已有26個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科技三大獎,擁有3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6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1個國家國防科工局第二批國防科技創新團隊,5個國家引智基地,位居全國高校前列。是入選國防科工局和教育部“十三五”期間共建高校中僅有的3所“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行業院校之一。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各類科研成果應用于國家尖端科技領域。2018年學校科技經費到款4.39億元,獲專利授權309項,鑒定成果5項。學校科技成果轉化不斷加強。學校堅持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引領企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推進“三權”改革。建設有北京軟物質科學與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北京化工大學科技園被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北京市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第四批“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學校的科技產業擁有約30個與教學、科研緊密結合的科技產業實體,依托學校科技和人才優勢,以科技成果產業化為經營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產業,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領域已形成系列技術和多種產品。近年來,結合校內優勢學科、地方經濟發展戰略和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學校還重點在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相繼成立先進材料、工業生物技術等5個校地合作地方研究院,在威海、安慶、滄州、嘉興、濟源等地成立了6個技術轉移中心,以及212個校企聯合研發機構。學校國際交流合作日益廣泛。實施“全球化”戰略,不斷拓展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與近30個國家或地區129所大學或機構簽署了161個合作協議,先后建立了5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孔子學院,獲批了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1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重點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間的教育科技合作,舉辦“一帶一路”大學校長論壇和高校技術轉移全球校長論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37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成立了北京化工大學“一帶一路”學院、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培養中心,推進“一帶一路”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學校擁有一批高水平國際合作項目,以“‘一帶一路’教科文衛引智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高端外國專家項目”“外國青年人才引進項目”“國際學術大師校園行項目”“學校特色項目”等項目牽引,重點支撐我?!熬G色化學化工及材料”一流學科建設,逐步引領我??蒲袌F隊走向世界。學校積極推進學生國際化交流,學校已與15個國家57所高校和機構簽署64項學生赴海外學習項目合作協議。截至2018年9月19日,學生海外學習項目共派出391人。舉辦了首屆北京化工大學海外學習國際教育展,來自海外15所知名大學的21名代表參展,400多名學生參加了教育展。學校自2018年實施“北化-世界百強高校本碩博精英計劃”,通過選拔,有8名優秀本科生赴世界百強高校或世界高水平大學進行暑期學習、短期研修以及攻讀博士學位。學校持續提升師資國際化水平。截至2018年9月,因公臨時出訪團組數為99個,共計152人次,涉及出訪國家33個,赴港澳、臺灣地區團組數為5個,共計7人次;接待境外短期專家557人次,在校任職的長期外籍專家共24人,其中包含外籍教師13人,外籍博士后11人;聘請外國專家學者來華短期工作達26人。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工作。舉全校之力推進就業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重視對學生的全過程就業指導,積極發揮學校在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供需見面、雙向選擇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學校有25位入選教育部“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的老師悉心指導學生自主創業,多年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一直名列全國高校前茅。2017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8.71%,畢業研究生就業率為98.30%。今天的北京化工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繼續秉承“宏德博學、化育天工”的校訓和“團結奉獻、艱苦奮斗、務實力行、博學創新”的化大精神,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加快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在國際上有影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北化力量。
            公司主頁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