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職責與工作內容
1. 體系搭建與策劃
- 依據企業戰略和行業要求,設計適配的管理體系(如質量、環境、安全、信息安全體系),制定手冊、程序文件及操作規范。
- 例如:為制造企業導入ISO 9001時,需結合生產流程設計質量控制節點和記錄表單。
2. 體系運行與維護
- 推動體系文件落地,組織培訓以確保員工理解標準(如開展內審員培訓)。
- 監控體系運行效果,收集數據(如不合格品率、客戶投訴率)并分析,識別改進點。
3. 內部審核與外部應對
- 策劃并執行內部審核(內審),編制審核報告,跟蹤不符合項整改(如發現某工序記錄缺失,推動責任部門完善流程)。
- 迎接外部審核(如認證機構審核、客戶第二方審核),準備資料并協調各部門配合,確保順利通過認證或審核。
4. 流程優化與持續改進
- 運用PDCA循環(計劃-執行-檢查-處理)、8D報告等工具,推動跨部門流程優化(如縮短文件審批周期、減少質量隱患)。
- 關注行業標準更新(如ISO標準換版),及時調整企業體系文件以確保合規。
5. 風險識別與合規管理
- 識別體系運行中的合規風險(如環保法規變化、安全隱患),提出應對措施(如更新危廢處理流程、增加安全防護設備)。
- 協助建立應急預案(如質量事故召回流程、數據安全泄露響應機制)。
三、核心能力要求
1. 體系標準專業知識
- 精通主流管理體系標準(如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IATF 16949、ISO 27001等)的條款要求及實施方法。
- 了解行業特殊標準(如汽車行業的VDA、航空航天的AS9100)。
2. 流程設計與邏輯思維
- 能將抽象的標準轉化為可落地的流程文件,具備跨部門流程串聯能力(如將質量體系與研發、采購流程對接)。
3. 數據分析與問題解決
- 通過數據(如過程能力指數CPK、客戶滿意度)識別體系漏洞,運用QC七大工具、FMEA(失效模式分析)等方法推動改進。
4. 溝通與跨部門協作
- 協調技術、生產、銷售等部門落實體系要求(如說服生產部增加自檢記錄),平衡效率與合規的關系。
5. 合規意識與風險敏感度
- 及時跟蹤法規變化(如中國GB/T標準更新、歐盟CE認證要求),提前預警企業潛在合規風險。
6. 項目管理能力
- 主導體系認證或換版項目,制定計劃、分配任務并監控進度(如6個月內完成ISO 9001再認證)。
工資面議